从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从新材料、机器人等一批新兴行业快速成长,到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中国制造向高端化迈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2023年,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决筑牢制造业,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装备制造生产态势良好
2023年,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助力工业产业不断优化结构、迈向高端,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汽车、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0%、12.9%,较2022年加快6.7个、1个百分点。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5%、23.5%、10.8%。
半导体设备、民用飞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是我国应对复杂国内外形势的必然选择。“这些行业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叠加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较为完善的优势,发展动能正在被激发出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说。
2023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回升,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从结构看,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拉动作用增强。2023年1月至11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增速较前10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
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风险较为突出。关兵建议,要聚焦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动“揭榜挂帅”“赛马”等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此外,要充分发挥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解决企业“不敢用、不愿用、不能用”的顾虑,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良性互动。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看来,要想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堵点,必须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在政策上加以引导,激发广大企业创新创业热情。
高技术制造成投资热点
在制造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及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驱动下,制造业投资企稳向好。“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3年8月以来呈现出加快态势,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投资都呈两位数增长。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这为制造业持续发展增添后劲。”辛国斌说。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3.4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8.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1%。
“航空、航天器等高端制造业投资均呈现两位数增长,说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初步取得成效。”关兵认为,高技术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回报高等特点,对资本具有天然吸引力。在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高技术制造业自然成为资本优先选择的方向。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增长正是市场发展趋势的真实反映。魏琪嘉告诉记者,高端装备领域无论是整机还是零部件,都有较强的市场需求,这是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后出现的客观特征。未来,政策上要顺应行业规律,统筹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发挥好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高效配合,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国家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购买设备、器具税前扣除优惠等政策,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聚集更多创新资源,有效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23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8.3万户,较2022年底增加3.2万户,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2023年10月连续3个月上升,全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这也说明制造业企业逐步恢复发展信心。”辛国斌说。
信息技术推动作用明显
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快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工业大类,“5g 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截至2023年底,我们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生产效率提升约30%。”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
在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从研发生产到后期运营,通过使用机器视觉、自动导向搬运车(agv)、“5g 数字孪生”等技术,5g基站制造整个流程实现了端到端的柔性化和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例如,5g机器视觉智能质检在各生产环节的应用,已实现零漏检率,产品不良率降低34%。
中兴通讯自动化专家关健介绍,基地目前每月可生产基站(小站)7万台、服务器4万台,基站产品单位人时产出提升113%,服务器产品单位人时产出提升125%;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交货周期缩短了48%。生产线换线时间缩短95%,5g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5%。
“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产业链延伸、供应链升级、价值链拓展。”关兵表示,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实现生产向柔性制造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培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延伸产业链长度、拓展产业链宽度的同时,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工业革命趋势、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坚持以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陶青表示,要加快底层标准协议、数据流通规则、网络设施架构等堵点、卡点的统一部署建设;构建数字化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推广应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摸清企业转型需求和痛点难点,采取需求侧开放场景、供需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培育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团队,坚持分企施策,鼓励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方向升级。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