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感冒药,开车时打起了瞌睡,一不留神撞上路边护栏。外地多次出现这类“药驾”案例。春节将至,近几天,很多人选择自驾返乡。武汉市武昌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张春霞主任医师提醒,不少人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复期,使用感冒药、止咳药的情况比较多,如果有长途驾驶需求,大家服用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前,需先评估“药驾”风险。
服感冒药竟有“药驾”风险
“吃完感冒药,人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开车只能强打精神。”近一个月来,张春霞多次接到感染新冠病毒的朋友咨询。她提醒,服用感冒药后,最好不要开车,避免发生事故。
张春霞介绍,很多感冒药、止咳药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的成分,可帮助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但它同时也会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令人产生乏力、困倦、嗜睡或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服药后开车,可能影响驾驶安全,留下“药驾”隐患。
“根据近期问诊情况判断,不少人正处于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复期,使用感冒药、止咳药的情况比较多,大家服用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前,需先评估‘药驾’风险。”张春霞提醒。
哪些药不能在开车前服用
张春霞介绍,除了感冒药,服用以下这几类药物,也需要注意“药驾”带来的风险:
胃动力药:如胃复安,有眩晕、嗜睡等副作用。
镇静类药:如巴比妥类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嗜睡和反应迟钝。
抗组胺药:如异丙嗪(非那根)、扑尔敏等,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往往会引起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感冒药常常含有抗组胺成分。
抗焦虑药:如丙咪嗪、多虑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视野不清、肌肉震颤、反应迟钝和体位性低血压等。
解痉止痛药:阿托品类生物碱及后马托品等,常见副作用为视物模糊和心悸等副反应。
中枢镇咳药:含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成分的止咳药物,都属于中枢镇咳药,服用后可能引起嗜睡、头晕、眼花、眩晕等症状。
“其实,不少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说明书有这方面提醒,最好不要服药后进行长途驾驶,以防‘药驾’。”张春霞建议。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崔毅 周绮书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