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靠科技 “蓝色粮仓”更丰盈-凯发k8官网

耕海牧渔靠科技 “蓝色粮仓”更丰盈

2023-12-18 09:11 来源:农民日报

  时下正值金鲳鱼收获季,广东恒兴集团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草潭基地迎来了金鲳鱼大丰收,起网的渔号跟海浪奏起和弦,一派鱼跃人欢的喜人景象。

  草潭基地是恒兴集团建设海洋牧场的第一个示范点,也是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国各级渔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食物观指引渔业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渔业力量。

  科学牧渔 向海要粮

  恒兴草潭基地位于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北部湾海域,距离海岸11海里。在基地宽阔的海面上,顺着洋流5列8行排列着40个巨型网箱。在周长100米的圆形网箱旁,捕捞工人齐心协力将渔网收紧至船边,随着船上吊机缓缓提升,一袋袋泛着白光的金鲳鱼伴着浪花翻腾出水。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介绍,深远海养鱼品质好、产量高,这种巨型深海重力网箱可年产50吨鱼,产出回报率相当可观。

  深远海养殖是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建设海上牧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今年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深远海养殖工作会议,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各项工作任务,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3年,全国统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9亿元支持3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截至今年,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个,投放人工鱼礁超过5000万空立方米,用海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海洋牧场建设已初具规模。

  辽阔的海洋是“蓝色粮仓”,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农业农村部曾多次调整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今年,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进一步延长北纬35度至北纬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4种作业类型渔船休渔时间。同时允许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4种类型渔船申请开展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许可,满足渔民群众生产作业需求。此外,科学稳妥扩大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范围,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

  休禁渔制度的持续实施,对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休渔结束后渔业资源量明显增加,渔业资源结构明显改善。

  种业创新 产业领跑

  11月25日,在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上,17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新品种经过严格的科研实验和审定流程,具备优良的性状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新生力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水产种业更是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国首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摸清了800多个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群体规模和区域分布,完成了61个大宗物种和251个特色物种的系统调查,即将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等重要普查成果。

  今年11月,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通过国家验收,已收集保存渔业生物种质资源约14万份。目前,我国水产新品种总数283个,淡水鱼类远缘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使我国水产新品种培育不断取得突破,水产育种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南美白对虾、虹鳟、斑节对虾、斑点叉尾鮰、虾夷扇贝、罗氏沼虾和鳗鲡等7个品种的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全面启动,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智慧渔业 走向深蓝

  渔业是一个解决吃饭问题的保供产业,我国居民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1978年的4.8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8.6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的两倍。

  近年来,我国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88年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2022年养捕比达到81∶19,实现了养捕结构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达到约1亿立方米,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深远海养殖4400万立方米,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继去年我国建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之后,今年我国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正式入渔南极。从广东湛江再到海南三亚,各种规格的深海养殖网箱在海面上星罗棋布。从福建连江的“振鲍1号”养殖平台到广东珠海的澎湖号桁架式养殖网箱,我国新型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建成自主设计的多类型深远海养殖平台。

  装备强,产业发展后劲就足,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渔业装备智能水平,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中又增加渔用传感器、机器人和核心算法等研究内容,加快推动渔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推动未来农业发展关键变量也在科技。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阶段,渔业踏上新征程。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需要依靠科技新动能,开辟发展新领域,培育竞争新赛道,展现产业新优势,切实形成推进渔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施晓娟)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