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泉委员:通过多种渠道为就业提供支持

2018-03-06 17: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3月6日讯(记者 熊丽专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这是最大的民生‘红包’,令人倍感振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很不简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

  吕国泉委员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7年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确保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经济的稳中向好为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吕国泉委员说,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五年来,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为职工就业开辟了重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把做好职工安置放在重要地位,安置分流职工110多万人,也确保了‘三去一降一补’的稳步推进。”吕国泉委员说。

  吕国泉委员认为,就业者本身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五年来,就业者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大大增强。解决就业问题,既靠政府更靠市场,最重要的还是靠就业者自身。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就业者的发展空间越走越宽,回旋余地越来越大。这也是就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重要表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解决就业问题中我国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合力。”吕国泉委员说,全国总工会与人社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创业援助月等多项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为就业提供支持。

  “今年我国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完成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吕国泉委员建议,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抓住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重大契机,以此为抓手,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职工技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添砖加瓦。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