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世界观”:独领风骚 兴不忘忧

2018-03-09 0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程春雨 李金磊 吴涛 邱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焦点。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中国政府向国民提交的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际社会的宣示,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世界观”。

  在李克强总理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定量、定性的指标和提法,是置诸世界坐标上的。将这些内容予以集纳,可管窥中国政府的国际视野,即从世界范围来观察和度量自身的整体或局部发展。

  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解读】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出现“逆全球化”倾向。把脉开方,中国主动下调增长目标,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年来,中国进口货物约58万亿人民币,对外投资6900多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2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15%”、“贡献率超30%”,有力回应了那些“中国经济拖累了世界”的声音。据世界银行测算,2012年-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美、欧、日贡献之和。

  “ ‘内外兼修’‘厚积薄发’‘卓尔不群’‘独领风骚’这四句话还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底气十足地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领先的,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是国际上最大的。”

  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列车“复兴号”2017年6月首发,时速350公里列居世界第一。殷立勤 摄

  新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加到2万5千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

  ——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

  【解读】

  为何中国经济能独领风骚?“新经济撬动了经济发展”成经济界的共识。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大数据、互联网 、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先后被首次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激励下各领域不断涌现新业态、变成新动能。

  现在,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已成全球闻名的中国新四大发明。“舒适、省时、景色美”,高铁已成中国新名片,“中国高铁上,硬币竖立不倒”的视频火爆全球网络,被国外友人点赞;移动支付规模亦居全球首位,激活了新零售,多国领导人希望借鉴。

  “新经济就是数字经济,一是直接拉动gdp,二是改变传统产业,2017年对中国gdp的贡献占到32%。”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新经济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如高铁带动扶贫等,都不能简单用gdp来统计。新经济方兴未艾,5g时代中国将有更多的领域站在世界顶端。”

  2017年5月5日,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4号跑道成功起飞。杨骏 摄

  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世界瞩目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解读】

  国际经济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纵观历史,着眼未来。中国举措力图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五年来,天眼、墨子、大飞机等相继问世,天宫、神舟系列成果举世瞩目,量子调控、铁基超导等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同时,实施组合拳防止经费流失、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激励“双创”,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

  “会继续走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开拓之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创新发展之路。”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强调,“结构的升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发展新动能的成长壮大,创新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等等,这些东西是管长期的、管长远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12月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分红大会总分红金额达1304万元,藏族牧民用袋装现金。孙睿 摄

  民生成绩惊艳世界

  ——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解读】

  发展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民生,中国致力于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方案,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致力于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近年中国每年减少超千万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称,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令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感动并点赞: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中等收入国家借鉴。

  并不止步于此。打好三大攻坚战之后,中国贫困人口逐步向中等收入迈进。中国目前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不断迅速增长。“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出境游和消费人数不断增多,对拉动世界各国经济就业增长都带来利好。”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说。

  2016年11月10日,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屯头村号称“中国宫灯第一村”,该村绝大多数农户开设网店,通过互联网做买卖。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解读】

  尽管取得了上述诸多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中国政府并未盲目乐观,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现实地位,即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强调“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显示还面临许多问题和繁重的任务,需要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中国各项人均指标并不高,人均gdp刚刚迈进中等收入国家标准,还需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等问题。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政府工作报告绘制了工作蓝图,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敢闯敢试,敢于碰硬,中国改革开放新举措料超国际社会预期。(完)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毛雅谊)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