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吊装。林善传摄(新华社发)
两会代表委员共话核电未来
中国核电“走出去”前景广阔(事件新闻)
近年来,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核电,在技术标准、装备制造、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快“走出去”,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3月11日,中核集团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等来自核电领域的10名代表委员出席,就核电出海、核电安全、核能运用等有关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展顺利。王寿君表示,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阿根廷、沙特、美国、加纳等国的核电合作已取得一系列新进展,中国核电正在健步“走出去”。
王寿君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核电就已经开始走向世界。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向巴基斯坦出口建设4台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2017年11月,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签署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商务合同,双方商定以华龙一号技术在恰希玛建造1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目前,中核集团在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核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463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紧张问题,推动了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建设,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
王寿君说,除巴基斯坦外,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沙特、美国等国家的核电合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重水堆和华龙一号总合同;与沙特签署了铀钍资源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两国核能全产业链合作;行波堆中美合资公司成立,中美两国核能合作迈入新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说,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占大多数。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2030年前,全球将新建机组约300台,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建机组数将占约80%。他说,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是中核集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优势。
绿色安全成为名片
代表委员认为,对于核电站建设和运营来说,确保核电安全、高效运行,既是海内外民众关注的焦点,又是推动核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王寿君说,中国已经拥有自己的核电技术,建设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核电站,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经验。30多年来,中国核电站运营非常稳定,已经和世界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透露,中核集团正在开展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先进反应堆建设。中核集团在役核电机组18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年度发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能力因子等运行指标连续5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巍表示,30年来,中核集团累计利用核能安全发电突破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造林210万公顷。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说,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是针对北方城市供暖需求开发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堆型产品,将为冬季供暖提供新方案。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目前,“燕龙”已经具备产业化能力,建成后可以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供暖,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
王寿君说,核电和水电一样,建造成本很高,但是运营成本很低。核电绿色、清洁、高效,将来会是能源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现在核电占比还很低,只有2%多一点,将来也不过是4%,比风电和光伏还少,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太大作用。
核电科普仍需加强
“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和底线。我今年的提案,就是针对核安全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王寿君说,自己提议将1月15日设立为国家“核科学日”,并以设立“核科学日”为起点,在社会民众中开展系列核科普活动,让更多人不再谈“核”色变,进一步了解核科学及其发展情况,为核能发展利用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同时,王寿君还建议成立中国核安全学会,为涉核单位和人员搭建核安全领域共享平台,这有助于践行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有助于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搭建互信桥梁;有助于跟踪国际前沿动态,分享先进科技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认为,要加快大型放射治疗和诊断设备国产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核技术为人民健康、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他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人口约44亿,如果这一区域核技术应用发展可以达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将是一个约4万亿元的巨大市场。目前,中核集团在钴-60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品、成像装置、探测器、加速器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合作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记者 聂传清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