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县塔元庄村,紧邻滹沱河北岸有个“木屋小镇”,小镇周边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水上嘉年华、美食街等一应俱全。
“这是村里重点打造的旅游民宿项目,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高兴地说,“今年以来接待了上万名游客。”
变化的不只是塔元庄村。改革开放40年来,正定县gdp总量由1978年的8648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26.26亿元,年均增长13.7%;人均gdp由201元增长到65964元,年均增长12.3%;财政收入从996万元增加到34.4亿元,年均增长16.2%……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正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产量高,老百姓却很贫困。“高产穷县”的状况如何扭转?
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并总结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距离石家庄市仅15公里的正定,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定位。
1984年,全县经济实现“九翻”“十超”: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9项指标比1980年翻一番,粮食总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10项指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塔元庄村距石家庄仅10公里,由于人多地少、交通不便,一度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思路指引下,塔元庄村依托毗邻城市的优势,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村民们种起了大棚蔬菜,建起了养殖场,生活日渐富足。
“目前塔元庄村年集体收入达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尹计平说,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科技示范园,搭建电子商务产业园,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正将绿色农产品销往各地。
30多年来,正定县坚持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56.3∶29.3∶14.4调整为2017年的9.7∶40.1∶50.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90元增长到2017年的17001元,年均增长14.4%。
创新发展,形成人文旅游“正定模式”
正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仅古城墙6.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隆兴寺、开元寺等38处文物古迹,其中有9处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大力推行“旅游兴县”,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县里抓住电视剧《红楼梦》拍摄良机,建成荣国府景区,成为一个旅游热点。这既是正定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开端,也为之后“旅游 文化”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针对正定旅游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游客大多为一日游、半日游的问题,正定提出以古城为龙头,加快古城风貌恢复,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正定县县长孙鹏云介绍,正定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的目标,加快发展“旅游 文化”“旅游 体育”“旅游 美丽乡村”等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正定古城、正定新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滹沱河等旅游资源,不断发掘丰富古城文化内涵。
2017年9月,正定承办石家庄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心打造“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古城古韵、自在正定”,正定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52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3.9%;旅游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95.1%。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定的文化旅游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旅长游短”向“快旅深游”转变。
民生为先,生态宜居共享幸福
漫步村中,百货商店、综合超市、老年公寓等为民服务设施齐全,听着生动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张张纪实照片,塔元庄村的变化让游客赞叹。
“村子发展好,经常有人来学习参观。”村里的讲解员张金霞告诉记者,如今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领养老金,米面油每月都发,物业费、采暖费、水费全由村里解决。
从漫天黄沙的土路到通畅整洁的柏油路;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仅限救助城市孤、老、残、幼人员和农村“三无”人员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项项改变,见证着正定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提升。
滹沱河、老磁河沿岸的河滩地,过去大风一刮,漫天黄沙。正定通过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实现环省会经济林、美丽乡村环村林、县域所有道路绿化,打造滹沱河流域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28.06%,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抓住石家庄北跨发展的机遇,正定对标省会主城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洁净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正定教育资源匮乏,教师紧缺,教学设施落后,学生自带凳子,趴水泥板、土坯台上课……通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正定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县114所小学教学质量差距明显减小,最大差异率稳定控制在10%以下。
正定还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形成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私营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