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囊谦】
每逢周末节假日,囊谦县大桥村的旦荣沟内人头攒动,成百上千的游客涌来,目睹这个新落成景区的风采。
顺着潺潺溪流进沟,沿着木质栈道拾级而上,溪流两边的草地上,鲜艳的格桑花竞相开放,一个个转经筒在水流的驱动下转动不息,俨然一幅赏心悦目的康巴风情图。
入口处矗立着几栋藏族风格的木屋,游客接待中心、餐厅、小卖部一应俱全。景区内最热闹处莫过于玻璃栈道。它依山而建,泉水从山间涌出,奔流而下,在玻璃栈道前形成了一道瀑布。一拨又一拨年轻人们来到这里,从各个角度拍摄视频、图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以及微信朋友圈内。一时间,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景区。
要知道,三年前这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荒沟。虽然有着优美的风景,也不乏历史遗迹和历史传说,但因为缺路断电,旦荣沟一直藏在深山不为人知。如何将这里开发成景区,让村里人吃上“旅游饭”,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大桥村支部书记安万扎美一直琢磨的问题。
安万扎美可是个致富能手。2007年,在西藏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他,在县乡领导和父老乡亲的劝说下,回到村里担任了支部书记,经过10多年的努力,把大桥村建成了一个“明星村”。但听说他要建景区,村里人都炸了锅:“这穷乡僻壤的,能行吗?”
安万扎美四处奔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300万元的旅游扶贫资金,并在2018年启动了旦荣沟的旅游开发。基础差、资金有限,究竟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产品?安万扎美多方考察、请教专业人士,最终确定了建设玻璃栈道。事后证明,这成为旦荣沟景区最核心的卖点。
今年年初,景区基本完成建设,后续经营提上日程。在县、乡等多部门的见证下,安万扎美组织大桥村村民对旦荣沟景区的承包权进行公开招标。长期靠农牧为生的村民,担心赔本,一年3万元都无人愿意经营。见此情况,安万扎美主动提出他本人承包经营,每年上缴10万元,并安排不少于15人就业。
确定了经营方式,安万扎美个人先后投入120余万元,在景区内新建了温水游泳池、餐饮中心,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试营业3个多月来,经营额接近20万元,让大桥村的村民们尝到了旅游开发的“甜头”。
在囊谦,和大桥村一样,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很多村庄都在发生着蝶变。娘拉乡下拉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土质条件发展苗圃种植基地;觉拉乡交江尼村在现有的牧场和农田基础上发展起农牧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毛庄乡麻永村依托区位优势开办的综合性超市,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引导村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囊谦县强化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把手’工程,积极引导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囊谦县委书记张琨明说,一大批沉睡资源被唤醒,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21.1万元,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注入“活水”和动力。
(本报记者 尚 杰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李永霞)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