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更深更远的太空(众说十九大)

2017-12-08 20: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也为我们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作为一名航天员,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要争分夺秒地努力,为早日实现航天强国、航天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体现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个点到的就是‘天宫’,我感到非常振奋!”杨利伟说,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怀航天事业,过去五年,也是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的五年。

  杨利伟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正式立项,到今天已走过25年。“无论是看成就还是看国内外影响力,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过去五年是航天事业发展最迅猛的五年。”

  十八大以来,以提升载人航天核心能力为重要方向,紧紧围绕空间实验室任务目标要求,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也推动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就拿太空飞行次数来说,过去五年的载人飞行密度远远超过前面十几年。在2003年首飞之前,我为这一飞接受了长达6年的训练。之后的载人航天任务也基本维持在两到三年一次的频率。现在,仅过去一年就成功执行了3次载人航天任务。”杨利伟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杨利伟认为,目前整个载人航天工程论证的未来发展和这些目标阶段的安排基本同步,十九大报告起到了完全的指引作用。今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验证,既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完成,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并计划在2022年建成空间站。目前航天专家们也正在探讨是否有可能在2035年前后进行载人登月,实现“后空间站时代”的突破,从而加快推进实现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

  新事业、新征程的美好前景,离不开认真干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凭借自力更生硬闯出一条航天发展道路。但在其他国家都在加快航天事业发展步伐的情况下,我们不做好新时代的规划,很容易被甩在后面。当前尤其要思考后空间站阶段的发展问题。”杨利伟感慨,十九大报告恰恰为航天事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关于创新的论述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也让杨利伟印象深刻。“没有创新,航天事业就没有活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也正在探索用创新的机制去努力打破航天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从1998年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开始,杨利伟的个人命运就同航天事业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听到总书记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很受触动。能赶上这么好的一个时代,实现飞行梦,是我们航天员的幸运。”

  航天员是极少人从事的职业,对个人的挑战巨大,每一次执行任务也都面对高风险。迄今为止,中国已有11名航天员、14人次执行过飞行任务、进入过太空。杨利伟说,现在每次飞行前,航天员们都会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这种“惯例”,体现的正是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对航天员队伍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的航天任务会越来越密集,航天员需要更好地延长自己的飞行寿命,飞向更深更远的太空。

  “我对新入队的航天员说,现在已经不用讨论一个人到底飞不飞的问题,而是一个人能飞几次的问题。国际上,一位航天员在职业生涯中飞3至5次是常态。”杨利伟说,将来一旦建造好空间站,需要中国航天员长期驻留,这对航天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在航天员种类上,除了传统的驾驶员,我们还要增加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2003年首飞时,听到零号指挥员倒计时5秒,飞船舱内的杨利伟发自内心地敬了一个军礼,“事先并没有设计这个环节,我只是想表达一名军人、一名航天员内心的使命感和信心。”如今,这个令人动容的动作也不经意间成了航天员们在发射前的“标配”。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8日 04 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