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就业选择多 脱贫不再愁

2020-06-30 07:11 来源:经济日报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就处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高山峡谷之中。由南及北近百公里的狭长深谷,两侧高峰耸立、沟壑纵横,难寻一处平地,经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制约。截至2019年底,泸水市仍有31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12户16698人,全市贫困发生率11.97%。

  面对最后的“硬骨头”,泸水市聚焦剩余贫困人口、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人口,精准帮扶、分类施策,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发起决战决胜“百日总攻战”,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搬出深山 社区就业

  从泸水市区沿着怒江畔的美丽公路一路北上,不一会儿,在江边一块坝子里,大片崭新的黄色楼房就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位于大兴地镇的维拉坝珠海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

  “叮叮当,叮叮当……”一串串清脆的声音从社区内的铁核桃加工车间内传出来。记者循声找去,发现十几名妇女拿着工具正在砍铁核桃。“铁核桃是这里的特色农产品,只能靠人工用刀砍出核桃仁,安置点内建这个扶贫车间,就是为了方便社区内百姓更好就业。”泸水唐雪林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雪林告诉记者。

  42岁的贫困户纳文英已经在这里工作一年了,她的技术非常娴熟。纳文英告诉记者,她家以前住在山上,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几乎没什么收入。去年搬到安置点以后,一家人住在两室一厅的新房里,上初中的女儿出了门就能上学。她在家门口找了工作,也不耽误照顾孩子。“从没想到能搬进社区住楼房、当市民,像是换了个活法。”纳文英说。

  同样换了活法的还有29岁的密珍花。在维拉坝珠海社区一间数据线加工扶贫车间,她正忙着数据线的焊锡生产。以前在江苏务工的密珍花,结婚之后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只能待在家里。今年2月份,搬进社区后她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因为有务工经验,她很快成了工厂管理人员,一个月收入3000元。“小孩读书方便了,老人看病也不用担心,日子越过越幸福。”

  “脸朝陡坡背朝天,辛苦一年只够吃”。对住在高山峡谷里的贫困群众,泸水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贫困群众搬进新家园,农民摇身变市民,实现“换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维拉坝珠海社区驻点工作队队长桑娜妞告诉记者,为保障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他们除了开发本地岗位,还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政策,今年已帮助500多名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据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泸水市8.4万名群众告别危房,8039户3034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大山,融入城市,开启新生活。

  图为大兴地镇鲁奎地村的肉牛养殖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 松摄

  两山夹一江,蜿蜒万重山。

  特色产业 鼓了口袋

  在泸水市大兴地镇灯笼坝,半山坡上的火龙果基地绿油油一片,50岁的贫困户李又妹正在基地里干活。“一天收入最少100元,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李又妹是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村民,家里有7口人。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家2亩地种苞谷和水稻,加上养猪,一年只有1万多元的收入。如今把土地流转给了火龙果基地入股,不仅平时可以打工挣钱,年底还能得到一笔分红,去年收入有4万元。

  “这个地方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平均气温在15℃至28℃,属于亚热带河谷气候,空气降水等都非常适合种植火龙果,所以我们选取它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泸水荣新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祝荣新介绍,2017年,在中交集团的帮扶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并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经过两年多时间,合作社已经发展近300亩火龙果种植面积,累计带动自扁王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8户838人。

  “因为基地距离州府比较近,物流方便,种出的火龙果经常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规模,把荣新火龙果打造成大兴地镇的一个特色品牌。”祝荣新盘算着。

  如何让已经脱贫的群众有内生发展动力,变“输血”为“造血”?泸水市克服自然条件差等不利影响,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实现对群众的精准帮扶。

  在离自扁王基村20多公里的鲁奎地村,100头西门塔尔牛正在半山腰上的亚罗箐养牛场悠闲地享用“午餐”,工人们则忙着把收购来的牧草粉碎后进行发酵。大兴地镇镇长李江指着仓库里的牧草介绍说:“这叫皇竹草,是养殖肉牛非常好的饲料,我们这里山高壑深坡地多,村子周边种植这些草正合适。”

  为了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增收,养牛场在周边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皇竹草。同时,政府部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村民种植皇竹草。村民种出的草可以卖给养牛场,也可以自己收储,领养小牛发展养殖。“通过种草养畜,让群众种草有补助、卖草有收入、养牛有粮食。”李江说,村里还计划建立屠宰场,对肉牛粗加工销售。

  如今,泸水市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展水果、核桃、草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95.8万亩,黄牛、生猪、山地鸡等养殖产业存栏102万头(只),培育中华蜂2.1万箱。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正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乡村旅游 奔向小康

  院外的道路干净整洁、院内花草随风摇曳,坐在小院内的观景台举目远眺,果木成林,绿色铺满眼底。“我们村里环境好,每到周末游客特别多,我就开了农家乐,过去的穷山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在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村民何绍中一边带着记者逛自家小院,一边自豪地介绍着村里美景,去年他家靠农家乐收入2万多元。

  老窝镇距离泸水市区32公里,交通方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崇仁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福桥说:“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我们找准了发展思路,就走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这条路子。”

  为了能吃好“旅游饭”,近年来村里集中力量抓好美丽新农村建设,全村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等民心工程,结束以往“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问题;同时充分发挥距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和服务业,努力打造成为“怒江的避暑山庄”“泸水市的后花园”。

  在崇仁村玫瑰花种植基地,百亩玫瑰竞相绽放,是初夏游客赏花的“网红”打卡地,许多市民赶来观赏。而当地村民用传统方法腌制的老窝火腿,因其清香的口感、上乘的肉质,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来了有美景,饿了有美食。”周福桥告诉记者,“下一步,崇仁村还将借助‘老窝镇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不断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技体验基地,把这里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游览、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过去“荒山秃岭多,干啥都发愁”的崇仁村,如今已经有7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何绍中最近琢磨着再扩建一下家门口的停车场,“到了旅游黄金假期,就可以容纳更多游客来我家”。

  通过精准施策,泸水市不断攻克发展难题。截至5月底,泸水市剩余贫困人口中有16638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9年底的11.97%下降至0.11%,泸水市正朝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户户达标、村村提升的目标全力冲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 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