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走过万水千山、跨越激流险滩,追梦人的足迹标注着历史前进的印记。在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从摆脱贫困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一代又一代人以奋斗者的姿态,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从即日起,经济日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借由一个个微观主体的切身感受铺展开梦圆的故事,以一路走来的一串串点滴变化见证民族复兴的步履铿锵。
“他一年到头,顾上了吃,顾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着腚,冬天除了抱柴、挑水、做饭外,一家三口,都不下炕……”几十年前,作家周立波在其著名小说《暴风骤雨》中对元茂屯村民“赵光腚”一家穷苦生活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元茂屯原型——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采访。
沿着宽阔的村路走过整齐划一的稻田,穿过仿古式的村大门,便可远远望见一排排别墅和洋房。一路上,村里的公园、广场和球场上,村民或是在悠闲散着步,或是在锻炼身体。在介绍村历史文化的《暴风骤雨》纪念馆里,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告诉记者,2019年,元宝村总资产已达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
绿油油的稻田旁,水稻种植大户郇金德看着自家的稻田喜不自胜。郇金德今年种了200亩“稻花香2号”水稻,这一高端品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近年来,为拓宽村民收入来源,元宝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实施“旱改水”工程,将原来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的旱田改成高端水稻种植。
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推广水稻种植,并建设大米精加工厂,注册“村镇香”商标,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改种水稻后,每亩收入平均提高两倍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元宝村人一直在探索。在村里的休闲广场上,几支巨大的铅笔雕像静静矗立,见证着元宝村人一路走来、脱贫致富的历程。
1988年,为还上村里27万元的欠债,张宝金和党员干部提出,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创办加工企业。一开始,村民大多表示反对。村委会副主任王广海回忆说:“当时家里本来就没多少钱,要是办厂再不挣钱,那不更穷了。”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村干部们好不容易凑了3.7万元,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小农具加工厂。工厂成立的第一年,就带来了2万多元的收入。尝到甜头的元宝村,又陆续建起了建材厂、筷子厂、铅笔厂等村办企业。到上世纪90年代,元宝村生产的铅笔更是远销国内外市场。
进入新世纪,已是“亚洲铅笔之乡”的元宝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里拿出8000多万元为村民建起新式住宅小区,让近三分之二的村民上了楼。
“村民富了,只是实现初步目标。让村子真正美起来,让群众素质高起来,这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张宝金说。近年来,村里建起5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和别墅,建成3个图书室、13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6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让村民有了娱乐场地和健身场所。
如今,元宝村又开始了二次创业。元宝村党总支副书记姜苏洋介绍,元宝村专门建设了《暴风骤雨》纪念馆,目前已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成为元宝村的旅游招牌。眼下,元宝村还在打造土改文化园区,重点建设韩老六大院、土改风情一条街等项目,还原“元茂屯”历史旧貌。
从“光腚屯”到“小康村”的秘诀是什么?“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跟党走。”张宝金说,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关键时刻党员能站出来,当表率、立标杆,这就是我们村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维维 高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