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快讯(记者 邱延波 文/图)54年前,焦裕禄在兰考亲手栽下一棵泡桐树,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用一句“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展示了百姓对“好官”的“爱”,也对焦裕禄精神进行了赞美。54年来,有一对父子两代接力,一直在守护着这棵泡桐,它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
魏善民守护焦桐46年,对焦桐有深深的感情。
父亲守护“焦桐”8年
12月7日下午,兰考县焦桐广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采访团记者正在聆听讲解员讲述焦桐的故事,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这位老人头发快白完了,眉毛浓密且长。他身着朴素,深情地望着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棵泡桐树。
讲解员说,这名老人叫魏善民,今年75岁了,他和他父亲父子两代人,一直守护着这棵焦桐。
兰考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沙、涝、碱“三害”严重,曾是河南公认最穷县之一。魏善民说,焦裕禄来到兰考后,采用“扎针”和“贴膏药”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
“扎针”就是种树,大量种适合这种土地的泡桐。“贴膏药”就是翻淤压沙,翻出淤泥,压在沙土上面。1963年3月,焦裕禄带领村民连干两天,在50多亩沙地里栽上了泡桐树。当时,树栽完了,有一棵小树苗,比别的树都矮一些,焦裕禄舍不得扔,就亲手把它种下了。
魏善民和焦裕禄分在一个组干活,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焦裕禄在和村民一起战天斗地的时候,就在魏善民家里与他们一个锅里吃饭,每顿给粮票和钱,与人民同吃苦共辛劳,魏善民和兰考人民看在眼里,深切感受到焦裕禄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是切切实实为兰考人民服务的。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就特别留意那棵最小的树,生怕它有个闪失,辜负了焦书记治沙的殷切希望。
焦裕禄去世后,兰考人民悲恸不已。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1966年,遵照焦裕禄遗愿,人们将他安葬于兰考。
为了纪念焦裕禄精神,让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泡桐树一直长下去,让人民记住焦裕禄,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一直义务管护这棵“焦桐”。这一管,就是8年,直到他管不动了。
采访团记者参观焦桐。
老人接力守护46年
“我们兄弟几个,他们在外面工作,我在家里,再加上我和焦书记一个锅里吃过饭,一块劳动过,对他亲手种的泡桐有感情,我父亲就叫我接着他的班,继续守护这棵树。”魏善民说,他开始接过父亲的班,每天守护着“焦桐”。
每天,魏善民都要来看看焦桐,有树叶掉落,他就打扫打扫;下雨的时候,他就来培土排水;干旱的时候,他就给焦桐浇水。
“泡桐的树冠有多大,它的根就有多远,必须让它的毛细根都能喝上水。”魏善民说,他浇水都是从泡桐的毛细根浇起。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里挑水,浇一次需要50挑,100桶水。现在,条件好了,拿着水管就可以浇了。
“焦书记是好人,我们兰考人民都想念他。这棵树就是他留下的根,我一定要把它守护好。”魏善民说,他坚持每天都来看这棵树,一晃就是46年。
采访团记者参观焦桐。
据了解,泡桐树属于速生树种,只有二三十年的寿命,焦桐因为有魏善民父子两代人守护,一直长得枝繁叶茂。如今,焦桐已经54岁了,依然茁壮,连北京来的专家都认为是个奇迹。
魏善民说,他的身体还好,还能继续守护焦桐。如果哪一天他守护不了了,就让他的三儿子继续守护焦桐,一代一代守护下去。守护焦桐,就是守护焦裕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