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2018-03-13 10:41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代表委员表示,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措施创新等各个方面看,全社会正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让产业发展“绿”起来

  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仅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产业发展“绿”起来,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绿色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要继续推进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要坚持绿色发展,用好法规引领,倒逼企业转型。”全国人大代表、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认为,绿色发展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发展新兴产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绿色制造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里子”,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面子”,绿色制造是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要加快推进绿色制造的步伐。但企业绿色转型动力不足,面临成本、技术、观念、资金等诸多瓶颈,建议从几个“新”入手解决: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一批百亿元级规模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新兴业态;拓展新技术和新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引导资金“活水”流向绿色产业,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使更多消费者愿意为有绿色“基因”的产品买单,使“绿色 ”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产业“绿”起来需要政策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电力生产国,我国仍面临市场化程度偏低、绿色电力消费意识缺乏、绿色电力市场交易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南存辉委员建议,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设置强制购买主体清单和自愿购买清单,由发改委能源局设置购买主体类型清单。对绿证设定有效期、最低价和最高限价。建立和完善绿证体系配套的监管和处罚机制;建议尽快施行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优先地位。

  久久为功呵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碧海蓝天可以说是海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本钱,海南的大气、水、土壤等综合生态一直保持着全国一流水平。海南也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最优的位置,实行全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表示。

  邓小刚代表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海南也存在一些生态方面的问题,目前正在加紧整改,主要包括:根据海南本地污染物的特点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控制机动车污染等;污染水体治理,确保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治理全部达标,解决农村水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表示,5年来,为治理大气污染,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各地各部门狠抓减煤、控车、抑尘、治源、增绿、禁燃等工作落实,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截至去年年底,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重污染天气出现频次和峰值均呈下降趋势。

  张道宏委员表示,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控制技术和社会经济成本等,治理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天帮忙’的气象条件固然是优良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人努力’才是我们治污降霾的根本立足点”。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本溪市司法局副局长李萌娇表示,本溪以矿建城、以钢铁建城,近年来,本溪坚持绿色发展,严抓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环保监管执法,努力发展生态型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生态资源型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6%。

  “保护生态和促进生产不矛盾,我们加大传统高污染产业转型力度,从技术提升入手,做好生态保护和促进生产。”李萌娇委员说。

  为绿色发展助力造势

  绿色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社会正形成合力为绿色发展助力造势。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表示,保护生态线是深圳的“铁线”,为支持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发展,政策和资本都有所倾斜。在金融方面,深圳构建起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促使更多资本进入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用于提升技术水平。

  “全社会绿色发展方面的具体行动有很多,比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减排力度、采用绿色建筑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深圳已经建立起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和市场环境以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吴以环委员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国东表示,近年来,重庆市不断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完成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整治和主城区31段黑臭水体整治;建成60个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库区有关区县付出了艰苦努力和巨大代价,需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很多时候,环保方面的技术已不是难点,关键是推广力度,绿色建筑可能一时成本高,但从节材、节水、节能角度看,长远账是划算的。”全国政协委员、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罗家均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黄 鑫 周明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