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况且况且……嗖!”

2019-01-18 20:05 来源:中国之声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移”——中国春运就要上线了。你的车票买好了吗?行李收拾了吗?给家里带的年货准备了吗?中国之声特别推出《回家倒计时》,快来看看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咱们春节回家要做的准备经历了啥变化。

  前两天咱们聊了回家过年要准备的行李包、年货(文末可点击回顾),眼看要出发了,你今年春节出行要乘啥交通工具?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更是一年以来每个在外漂泊游子最殷切的期盼。每逢春运,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熙熙攘攘,全是归家前后忙碌的身影。

  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绿皮火车、客车、轮船、飞机、高铁……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不仅带来极大便利,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世纪50—70年代:短途探亲客车为主

  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资稀缺,人口流动小,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春运概念。这一时期的火车以蒸汽机车为主,虽是绿皮车、闷罐车,条件差、速度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火车票仍是奢侈品,春节主要以短途探亲为主,客运汽车是运输主力。

  80—90年代: 春运火车一票难求

  80年代至9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广东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农民工”成为春运主客流。

  这一时期,内燃机车较为常见,速度相对蒸汽机车而言快了不少。火车成为春运期间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那时候,春运期间上火车都要靠挤的,满满当当的车厢里,有时候厕所都站着人,条件虽然不大好,但挡不住人们归家的急切心情,在外求学、打工一年,拎着大包小包给家人的礼物,就盼着火车快一些出发,早一些到站。

  不过很快,车厢内的条件就得到了改善。1990年9月5日,中国制造的第一列全空调旅客列车投入使用。“绿皮车”逐渐由构造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车替代。车上开始有了贩卖食物饮料的小推车,还有统一提供的热水,要坐二三十小时火车的乘客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90年代末,还有一支队伍不能忽视,他们也是在外打拼的务工人员。春节临近,他们或出于时间或出于成本考虑,选择骑着摩托车,载着亲人和行李,千里迢迢,有序组队,如大雁南归般穿梭在公路上,风吹日晒只为早一刻见到久别的家人。

  2000年后:飞机、高铁成春运主力,拼车、租车兴起

  2000年以后,春运坐飞机回家不再是一个奢侈的选择。“从2006年开始,机场春运客流量逐年增加明显,民航人心里面真正有了春运的概念。”提到春运,在2006加入川航重庆飞行部的飞行员何浩有了很深的感受。十多年飞行生涯,在他的印象里,重庆机场春运客流量增加一年比一年来得陡,“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到春运期间,北上广深等热门航线几乎每个航班都是爆满。”

  春运逢雨雪,机场力保安全畅通

  来自重庆机场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这10年之间,重庆机场春运期间旅客吞吐量由70万增长至379万,每年旅客以20万至40多万不等在增长。

  最近几年春节假期间,还有不少旅客会选择春节一家人乘机外出旅游过年。于是春运期间,除了返乡回家过年的旅客外,乘机前往国内外旅游热门地的旅客越来越多。

  2017年春运期间 江苏南充机场乘客登机

  2007年4月,一种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新型列车——“和谐号”动车面世。人们意识到,原来春运坐火车回家,也可以和飞机一样舒服,一样便捷。

  2017年6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诞生。它不仅实现了350公里的时速,而且还装配了充电插座和无线网络。至此,春运回家又多了一个选择,而且路途花费时间也大大减少。原来坐车需要一天时间,如今只需要半天就能与家人团聚。

  近几年,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不少有车族选择自驾方式回家过年。春节期间,许多高速免费通行,这给那些不愿意去挤公共交通的人提供了自驾回家最好的理由。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拼车、租车同样成为一种流行的回家方式。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及时买到回去的车票,通过手机在线与人拼车或租车自驾的方式回家过年。

  共和国成立70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交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回家节奏由“况且况且况且”变成了“嗖——”。春运回家交通方式的不断变迁正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有力见证。

  无论你将要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回家,下面这句话送给你:

  “乘客您好,前方到站——家,祝您旅途愉快。”

  交通越来越便利

  你回家的时间变短了吗?

  来源:中国之声(zgzs001)综合南充日报、荆楚网、上海铁路局、上观新闻、封面新闻、中国铁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丹)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