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时代,看农村改革“七十二变”

2018-01-25 16: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今日的改革开放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中国台湾网1月22日北京讯 (记者 王鑫)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新年伊始,1月15日至20日,中央网信办组织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梦想”2018全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一行来到安徽,在为期6天的采访中,记者们先后走访了皖北、皖西、皖南的5市7村,行程2200多公里,踏足了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采访了革命圣地金寨县的白塔畈村和刘冲村贫困户,了解了芜湖县六郎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感受了黄山市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保护与治理。

  小岗村的“变”:一变迈过温饱线,一变奔向富裕门

  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一座能在我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村庄。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进入小岗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漂亮。两侧各种风格的小楼,有徽派风格,也有现代造型,而且大多是白墙,看上去让村子更显整洁;宽阔的马路,让人觉得这不是乡村;村子里农家乐、小饭店、乡村淘宝以及各种生活服务类商店应有尽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村里仅剩的一座茅草房,如今也有了名字,叫“当年农家”,这里就是当年小岗村的先行者按红手印的地方,准确的说,这里才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这里,记者们也见到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金昌。

  “当初按红手印,实行‘大包干’,就是想吃饱肚子,没想那么多。”严金昌老人笑着为记者讲述当年按红手印的初衷。他说的很轻松,但是这一变,让村民们一夜迈过了温饱线,也铸就了小岗村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

  我们了解到,如今严老和二儿子一起生活,每个月在村里企业打工不仅能拿1800月工资,二儿子一家开的金昌食府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严老回忆说,可惜的是,虽然小岗村一夜迈过了温饱线,但是却二十年没摸到富裕门,而这一现状的该变,要归功于小岗村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沈浩。

  沈浩是安徽省萧县人,原就职于安徽省财政厅,2004年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到凤阳县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

  小岗村现任村委会主任周群之说:“沈浩同志来之后,村里路通了,小楼也盖了,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对未来也更有信心了。”村里人都念着沈浩的好,沈浩精神也被人们广泛传颂。

  据周群之介绍,小岗村的改革还在持续,从去年开始,安徽省首批选择11个县(区)13个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小岗村就是其中之一。小岗村的有形、无形资产折算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股,4288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股份705股,每股10元。

  小岗村,这个孕育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的神奇土地,就是因为“变”了,小岗村人才吃饱饭;因为“变”了,小岗村才走上了富裕的大道上。

  记者们在“当年农家”采访“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头戴灰色小帽者)与当年一起“大包干”的农民(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大庙镇东陵村村支书李筱姣向记者介绍今日东陵村的现状。(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东陵村的“变”:从贫困户变成富裕家

  东陵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西南8公里,北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仅一墙之隔,南接凤阳山脉。这里曾经也是一块贫困“高地”。

  在一个下雨的早晨,记者们来到大庙镇东陵村,昨日的贫困“高地”已然成昨日黄花,为带动东陵村攻克贫困“高地”,发展产业经济,在大庙镇支持下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8日成立。依托凤阳县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等7个农村合作社,东陵村农业产业不断扩大。凤阳县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也先后获得了县、市、省、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荣誉称号。

  那么曾经的贫困户今天生活又如何呢?

  记者们参观了位于凤阳县东陵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曾经的贫困户陈如芬就在这里通过承包温室大棚脱了贫,致了富。虽然前段时间下了大雪,有几个大棚被压垮了,但是,其余大棚中的农作物长势都不错。这里就是东陵村的扶贫项目之一,在这里我们也见到了陈如芬。

  “我以前就是做点小生意,要养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不能出去打工,几乎没什么收入。”陈如芬给记者讲起了自己曾经的贫困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她声音几度哽咽,眉头皱着,原本因为紧张握在一起的手也向两边摊开。

  据陈如芬介绍,从2009年底承包了8个大棚到今天的31个大棚,在经历了单一种植蔬菜,到转型种植草莓,再到今天的蔬菜草莓同时种植,在不遇天灾的时候,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两万元。2016年陈如芬就已经在凤阳县城贷款购买了一套123平方米的楼房,说到自己今天的收入、生产规模以及发家经历,她的表情立刻多云转晴,豪爽的笑声不时响起。

  成功脱贫致富的东陵村村民陈如芬向记者展示自己种植的草莓。(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芜湖县六郎镇官巷村水上花灯。(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六郎镇的“变”:特色小镇搞起来

  在六郎镇的入口处,记者们看到了一个雕塑群,造型各异的雕塑让这个小镇瞬间拥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神秘感。顺着平整宽阔的马路进入六郎镇,沿途的绿化在我这个从北方寒冬中出来的人感到尤为亮眼。

  六郎镇位于芜湖县西北部,是芜湖市和芜湖县之间的中心节点镇,芜湖市七个新市镇之一,g329、芜宣高速、芜雁高速贯穿全境。近年来,六郎镇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乡村旅游特色镇、产业转型创新镇为目标,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三水共治”和“清洁城乡·美化家园”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镇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说起曾经的六郎镇,已经在六郎镇担任了近两年镇长的毛月霞深有感触。她指着眼前的公路说:“我刚到任的时候,这条路还是一条破破烂烂的路,后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对这条路进行了改造,让原本晴日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烂路焕然一新。”据毛月霞介绍,这条路的夜色,如今也已成为六郎镇的特色之一。

  六郎镇今天被当地人称之为“四色六郎”,四色分别是绿色、夜色、水色、古色。夜色,就是上述提到的那段公路;古色,指的是当地一个名叫官巷村的古村落;水色,指六郎地处江南,是典型的江南小镇,水面约占镇域面积的25%左右;绿色,是指六郎镇的绿化环境。而此行记者们恰好有幸领略了六郎的四色之美:去时沿途欣赏了六郎的“绿色”,回程又感受了特色“夜路”,走访了古村官巷,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水美。

  新的一年,毛月霞希望将六郎镇的改革与变化继续进行下去。“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参与并支持乡村建设和发展,将中国的乡村打造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人能享受,农民能增收!”

  小岗村变了,东陵村变了,六郎镇也变了,这是安徽农村改革、甚至中国农村改革“七十二变”中的冰山一角。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还在路上,中国农民正在用行动为祖国加油。(完)

  六郎镇打造的“原野森林休闲庄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