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动图报道丨麻糖米酒雕花剪纸 孝感“舌尖”“指尖”非遗走向世界

2017-09-26 18:02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湖北孝感,因为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人而得名,这里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其实,这里不止有孝文化,麻糖、米酒、雕花剪纸等非遗项目都堪称一绝。记者近日在当地采访调研了解到,随着非遗产业开发,各类产品不仅畅销全国,也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舌尖”上的非遗

  ——麻糖、米酒创新工艺走出国门

  “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难得献寿一珍品,传于后世莫走移。”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过生日时,品尝了贡品孝感麻糖后做了这样一首诗。有记载,孝感麻糖历史悠久,源于唐代,有着千年的传承历史。

  记者走进麻糖生产车间,透过隔离玻璃感受了一番麻糖生产的全过程。工作人员介绍,孝感麻糖的传统工艺流程,从处理芝麻到片块成形到包装,大致有22道工序,依次为:浸泡麻、打麻、冲洗麻、晒干、炒麻、筛整、烩熟、放饴糖、洗浸泡糯米、烹蒸、拍糖、挠糖、压榨、浓缩、老糖、熬化、扯糖、拌糖、打条、切片、验收糖、包装。

  孝感麻糖生产过程(李政葳/摄)

  在这22道工序里,麦芽、饴糖、老糖、麻仁生产等六项工艺技术流程为主干。“每到工序都要注意火功,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使麻仁受温过高而焦化,影响麻糖风味。”工作人员说。

  孝感麻糖生产过程(李政葳/摄)

  在糖酒厂的另一侧,孝感米酒第四代传人鲁建群正在熬制米酒。这种米酒是用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特制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传统孝感的风味小吃。

  “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香甜可口的米酒便呈上桌来。“只能现吃现做,隔时间久了味道就会变了。”鲁建群告诉记者,正因如此,这类米酒难以运输外销。

  “要不断创新,在传统米酒的基础上,我们还研制出了花样米酒,加入西瓜、火龙果等,做成了水果米酒……”鲁建群说,自己这些年带出了很多徒弟,已经开始创业,并且做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孝感米酒”逐渐成为当地一张靓丽名片,在2012年12月由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美食文化节上,孝感米酒荣获最高奖——国际水晶奖;另外,“孝感米酒”也不断走出国门,今年6月底亮相了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

  “指尖”上的非遗

  ——雕花剪纸雕出瑰丽世界

  情感笔下淌,事物纸上生。早在晋唐时期,雕花剪纸已在孝感成为了风俗,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剪纸为生的艺人。孝感雕花剪纸以其特殊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风格融合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古朴、浑厚纯真”和南方剪纸的“隽美秀丽、玲珑剔透”,形成了孝感雕花剪纸的独特风韵。

  孝感雕花剪纸(李政葳/摄)

  2008年6月,孝感雕花剪纸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09年9月,中国剪纸·孝感雕花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几年,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新闻、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大学生到这里社会实践。在创作方面,他们提供了很多新想法,比如,融入动漫、手机网游等元素,为传统的雕花图案注入了新活力。”雕花剪纸非遗传承人池福新说。

  孝感雕花剪纸(李政葳/摄)

  近年来,孝感的雕花剪纸不仅在全国各地参加各类非遗展演活动,还在俄罗斯、新西兰、波兰、韩国等国家现场展演。“带动了当地民众的剪纸热情,也是对中国剪纸的一次成功推广。”池福新说,因为我们的雕花剪纸源远流长,融入了多重文化元素,这也成为了外国人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春江)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