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副主任康顺兴介绍80年代硬板车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倩楠):2月2日,2018年春运开启的第二天,在北京南站售票厅,售票车间副主任康顺兴一如往常地忙碌着,从1985年进入铁路售票部门工作到现在, 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他。在他眼中,春运时那一张张火车票都承载着人们的思乡情,见证了一代代人的回家路。
从“算盘侠”到“键盘手”
好的售票员必须会打一手好算盘,最多一天卖出8000多张票。硬板车票还必须配套售票小条,无法确认是谁的改签车票必须在车票递来的同时在那只手上盖戳标记,告知旅客车票起售时间必须登报说明……这是康师傅上世纪80年代的春运记忆。
90年代初,计算机的出现让车站售票员们的工作效提高了不少,从过去卖出一套票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分钟之久,一直到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出票。随着设备更新换代、互联网普及,售票员们的手指依旧跳跃着为旅客送上回家的暖心服务,不过他们不再是“算盘侠”,而是一个个业务精湛的“键盘手”。
从一票难求到说走就走
80年代的春运售票厅外除了整晚排队等待的旅客还有兜售马扎的小贩,到了90年代,即便快速列车的速度已经达到每小时140公里,车站外也搭起了一排排的临时售票厅,但旅客们依旧要排起一眼看不到头的队伍。
今年的春运,北京南站进一步增加了自动售票和取票设备,售票窗口外再也看不到长长的购票队伍,春运出行除了探亲、回家之外,出游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康顺兴不禁感慨:“过去春运出行真是一票难求,而现在任何一个节假日哪怕周末,老百姓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从小窗口走向大服务
80年代售票员与旅客无法面对面交流,中间永远隔着厚厚的木板,唯一见到的就是从小小的孔洞里伸进来的一只只焦急买票的手。90年代,开始采用计算机售票,售票员们坐在明亮的售票大厅,与旅客只隔着一层玻璃,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步入高铁时代,蓝色磁制车票开始广泛使用,网络购票的兴起,线上支付、同城优惠卡和常旅客畅行服务的推广,让康顺兴不禁感叹,前20年的变化加在一起都赶不上高铁开通以来这10年的变化快。
说起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自助购票设备的普及,售票员们也不断践行着一线工作的角色转变,他们开始从小窗口里走出来,走到自助购票机旁,走到万千旅客身边去,为他们答疑解惑。
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进,每一位铁路人在变迁中与时代共同进步,只为让每一位旅客都能踏上温馨便捷的回家路。
保存下来的80年代硬板票。
硬板票、粉色软纸票、蓝色磁制车票记录30载车票变迁。
北京南站售票厅。
售票员正在为旅客提供售票咨询服务。
售票人员正在协助旅客自助取票。